首页 / 未分类 / 广西青春接力:在基层绽放光芒的西部计划之路

广西青春接力:在基层绽放光芒的西部计划之路

凌晨五点的崇左边境,晨雾还未散去。23岁的黄艳琴裹紧冲锋衣,将指南针别在腰间,踩着露水踏上巡边路。这是她作为青年护边指导员的第187天,边境线上每一块界碑的位置,都刻在了她的记忆里。

刚开始巡边时,黄艳琴常被荆棘划破裤腿,遇上暴雨天气,泥泞的山路能让她摔得满身泥水。但她从没退缩,反而琢磨出一套“土办法”:用红布条标记危险路段,和牧民建立信息网,及时掌握边境动态。当她把亲手绘制的新版巡边路线图交给当地边防站时,老站长拍着她的肩膀说:“丫头,你这张图,能顶半台GPS!”

在隆安华侨管理区小学,罗智文的支教故事从一把尤克里里开始。第一次音乐课上,他抱着琴走进教室,孩子们眼中闪烁的好奇光芒,让他瞬间找到了方向。他教孩子们弹唱《稻香》,带着大家用音符描绘家乡;用信件和便签搭建起沟通桥梁,倾听那些藏在心底的小秘密。

有个叫小凯的男孩,性格孤僻从不说话。罗智文发现他总盯着琴发呆,便每天课后单独教他和弦。三个月后,小凯第一次主动开口,问能不能把《小星星》弹给住院的奶奶听。那一刻,罗智文深深体会到,教育不仅是知识的传递,更是心灵的唤醒。

时光回溯到2016年,刚走出校门的罗海芳来到来宾市忻城县欧洞乡。初到岗位,面对繁琐的基层工作,她也曾手足无措。记得第一次组织村民开会,她准备的发言稿被嘈杂声淹没,急得眼眶发红。但她没有放弃,跟着老同事挨家挨户走访,把政策讲成家常话,用真心换来了村民的信任。

如今的罗海芳,早已成为乡政府的业务骨干。她主导的乡村文化活动,让沉寂的村庄热闹起来;帮助农户对接电商平台,让土特产走出大山。从“职场小白”到“多面手”,这段扎根基层的岁月,不仅锤炼了她的能力,更让她找到了人生的价值坐标。

这些动人的故事,都来自广西西部计划志愿者。2025年,广西计划招募1000余名志愿者,既有边境线上的戍边岗位,也有乡村振兴的建设一线;既有三尺讲台的支教工作,也有基层治理的实践舞台。8大专项,700余个区外岗位,300余个区内岗位,为青年提供了广阔的选择空间。

从2003年至今,2.02万名志愿者奔赴广西各地,他们用青春丈量土地,用汗水浇灌希望。在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,在陆地边境一线,在少数民族聚居区,93.8%的志愿者坚守在乡镇及以下岗位。他们中,有人带领村民发展特色产业,有人改善乡村教育条件,有人助力基层医疗建设,每个人都在平凡的岗位上,书写着不平凡的人生篇章。

当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“到西部去,到基层去”,这场跨越22年的青春接力,早已超越了志愿服务本身。它不仅是实践育人的课堂,更是促进人才流动的桥梁;不仅是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,更是维护边境安宁的青春防线。

站在新的历史起点,西部计划正呼唤着更多有志青年加入。在这里,你收获的不仅是一段难忘的人生经历,更是一次与时代同频共振的机会。每一份付出都将在这片土地上生根发芽,每一份努力都将汇聚成推动社会进步的磅礴力量。

本文来自网络,不代表站长立场,仅供读者参考,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如有侵权、违规,可直接反馈本站,我们将会作删除处理。转载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djmf66.com/41919.html

admin作者

上一篇
下一篇

为您推荐

发表回复

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 * 标注

关注微信
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

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

手机访问
手机扫一扫打开网站

手机扫一扫打开网站
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