聚光灯下,一位身着正装的年轻人正侃侃而谈。他目光坚定,言语间透露着对未来的无限憧憬。在第二届全国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全国总决赛的舞台上,来自酒店管理专业的他,将自己对侍酒师这一职业的规划娓娓道来,从中国葡萄酒文化的传播,到自身技能的提升路径,每一个细节都精心打磨。最终,90.01分的高分,让他代表所在地区捧回了金奖,也让众人看到了职业规划的力量。
这场在长沙举办的全国性赛事,堪称大学生职业规划领域的“华山论剑”。作为教育部主办的最高规格大学生A类赛事之一,它吸引了全国2763所高校的1507万名同学参与。从校赛到省赛,层层筛选,如同大浪淘沙,最终只有750余位佼佼者能站在全国总决赛的舞台上。而在这场激烈的角逐中,有一所学校的学子格外引人注目,他们不仅在众多强手中脱颖而出,更用实际行动诠释了职业规划对个人成长的重要意义。
金奖得主袁智琅,来自健康与旅游学院的酒店管理与数字化运营专业。当许多人还在对未来感到迷茫时,他早已将职业目标锁定在侍酒师这一新兴职业上。在比赛中,他不是简单地描绘一个职业蓝图,而是从自我认知出发,深入分析自己的性格特点、兴趣爱好与侍酒师职业的契合点。他明白,侍酒师不仅是倒酒那么简单,更是葡萄酒文化的传播者。为此,他不仅钻研葡萄酒的品鉴知识,还学习历史、文化等相关内容,让自己的职业规划有血有肉。在职业认知环节,他对侍酒师行业的发展趋势、市场需求了如指掌,用详实的数据和案例证明自己选择的可行性。成长行动与实践成果部分,他展示了自己在学习过程中参与的各类活动,从校内的葡萄酒品鉴会到校外的实践机会,每一步都为他实现职业目标奠定基础。正是这种全面且深入的规划,让他在众多选手中脱颖而出,也让我们看到,清晰的职业规划能为个人发展指明方向,让努力更有目标。
而铜奖获得者陈增辉的故事,同样令人动容。作为一名多次打破赛会记录的残疾人游泳冠军,他早已习惯在泳池中拼搏。但在职业规划的道路上,他也面临着选择。最终,他将目光投向青少年游泳教练这一职业。在职教就业赛道的比赛中,他以自己的亲身经历为切入点,讲述如何用自己的经验和技能帮助更多青少年爱上游泳、学会游泳。尽管最终以一名之差与金奖失之交臂,但这场比赛对他来说,却是一次宝贵的成长机会。通过参与,他更加明确了未来求职就业以及个人生涯的发展方向。他意识到,职业规划不是一成不变的,而是在实践中不断调整和完善的过程。就像他在泳池中不断调整泳姿以追求更快速度一样,职业规划也需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应变。
这两位同学的出色表现,背后离不开学校的大力支持。从2024年11月启动选手选拔工作开始,学校就将职业规划大赛视为重要的育人契机。通过多种形式的推介活动,广泛宣传,吸引了8000多名学生报名参赛。在备赛过程中,学校统筹各方资源,将大赛与就业指导、生涯规划、校园招聘等活动紧密结合。邀请校内外专家进行二十余次线上线下指导,从职业规划的理论知识到比赛的实战技巧,全方位为学生保驾护航。在区赛中,学校更是斩获2金3银2铜的优异成绩,这不仅是学生个人能力的体现,更是学校重视职业规划教育的成果。
此次大赛,也为学校未来的发展指明了方向。在未来,学校将进一步深挖生涯教育与职业规划育人内涵,构建“招生—培养—就业—校友”全链条育人体系。打造全程多维课外学生就业指导与生涯发展支持网络,让学生从踏入校园的那一刻起,就能接受到系统的职业规划教育。同时,完善求职困难学生帮扶体系,确保每一位学生都能在职业规划的道路上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向。通过激发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意识,提升学生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养,引导广大学子厚植家国情怀,实现高质量充分就业,助力更多学生在未来的职业道路上绽放光彩。
在这个充满机遇与挑战的时代,职业规划早已不是一个遥远的话题。它关乎每一位大学生的未来,影响着个人的成长与发展。这些在全国大赛舞台上闪耀的大学生们,用自己的故事告诉我们,只要有清晰的职业规划,并为之努力奋斗,就能在未来的职场中脱颖而出。无论是追求新兴职业的袁智琅,还是希望帮助更多人的陈增辉,他们都在用行动诠释着职业规划的价值。而他们背后的学校,也在探索着更有效的育人模式,为学生的未来发展提供有力支持。或许,下一个在职业规划道路上创造精彩的,就是正在阅读这篇文章的你。